受強降雨及泄洪影響,8月1日,天津市防洪三級應急響應升級為市防洪一級應急響應,洪水正向天津襲來。天津各級婦聯組織聞“汛”而動、聽令而行,積極投身防汛工作。
靜海 共護家園,守望相助
天津市靜海區地處九河下梢,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等在此交匯,與上游眾多支流水系相連,東淀是國家法定的蓄滯洪區。隨著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上游泄洪量加大,天津市境內河道水位逐步上漲。目前東淀蓄滯洪區已經啟用。
靜海區各級婦聯組織在黨委、政府統一指導下,堅決貫徹落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工作要求,團結帶領廣大婦女群眾有序投入防汛救災搶險特別是蓄滯洪區內人員轉移安置工作中。區婦聯面向全區各級婦聯組織、婦聯干部、巾幗志愿者和廣大婦女家庭發出倡議書,號召婦聯干部聞“汛”而動,聽令而行,主動靠前,擔當作為,全力做好組織動員、安全宣傳、群眾轉移、走訪排查、后勤保障等各環節工作;號召廣大婦女群眾堅決聽從指揮,顧全大局,發揮婦女獨特作用,帶動家庭成員妥善做好轉移安置,樹牢安全防護意識;號召巾幗志愿者在做好自身安全防范的同時,針對困難群眾需求開展巾幗志愿服務。
地處東淀蓄滯洪區的臺頭鎮、獨流鎮、王口鎮婦聯主席帶領鎮村婦聯干部、婦聯執委和巾幗志愿者,在鎮黨委、政府的有力指揮下,主動將走訪排查、關心關愛困難婦女兒童融入到正在開展入戶動員、轉移安置等中心工作中,配合有關部門耐心細致優先做好老人、兒童、行動不便、臥榻人員的妥善轉移安置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困難和需求。
靜海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做好轉移群眾特別是困難婦女兒童的關愛幫扶工作,發揮“聯”字優勢,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做好安置點困難婦女群眾的走訪慰問,及時回應訴求、協助解決問題,送去“娘家人”的關心關愛。同時,充分發揮區婦聯婦女法律心理幫助中心作用,面向各安置點開通24小時心理咨詢、情緒疏導熱線,為有需求的婦女群眾和未成年人送去貼心、走心、暖心、舒心的陪伴。
北辰 婦聯干部帶頭沖鋒在前
在天津市啟動防洪一級應急響應后,北辰區婦聯向全區各級婦聯組織、婦聯干部和廣大婦女姐妹發出倡議,號召各級婦聯組織、婦聯執委、各類先進典型和巾幗志愿者主動作為,聽令而行。要把防汛抗災作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在北辰區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凝聚起齊心協力、共同抗災的巾幗正能量。
北辰區雙街鎮龐嘴村是安置轉移村,村婦聯主席張玉蘭作為村“兩委”成員,帶頭沖鋒在前。
在轉移之前,張玉蘭通過網格群向村民宣傳動員,讓大伙兒都準備好,一有情況馬上就能走,并提前摸清網格內困難家庭底數,誰家有老弱病殘,她心中有數,并時刻關注弱勢群體的安全防護和生活保障工作,為龐嘴村村民轉移安置有序進行奠定了基礎。
在轉移過程中,遇到特殊病人,張玉蘭迅速幫助聯系120救護車,對一些行動困難的村民,她就用私家車拉著送往轉接大巴。轉移過后,她并未前往安置點,而是一直在老村口值守。等大伙兒都安全撤離,她和同事們逐戶敲門確認無誤后貼上封條?吹綇堄裉m忙碌的身影,村民李玉芬大娘主動當起了巾幗志愿者,配合工作人員發水發飯,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務。
濱海新區 巾幗防汛隊伍為群眾撐起“安全傘”
“排險移險、疏通疏導、巡視巡查”,濱海新區茶淀街民安里社區婦聯組建了一支多功能巾幗防汛隊伍。她們幫助清理堆物中的長型木棍、雜亂枝、廢舊鐵鉤。及時清晰傳達上級部門關于險情汛情,并根據管轄小區進行分組,將每個小區的情況掌握在心中。在河堤上巡視河水漲勢,24小時輪流值守觀察是否存在異樣情況,登高瞭望勸阻垂釣及逗留人員?崾钪,她們將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牢記在心,在相互扶持中輪流在崗,撐起一把堅固的防汛保護傘。
寨上街德陽里社區黨委書記、天津市三八紅旗手邵月娟從防汛開始就住進了社區辦公室。針對社區工作人員、物業公司從業人員大多為女性的現狀,她充分調動巾幗志愿者參與積極性,建立了“社區巾幗防汛抗洪沖鋒隊”,號召廣大女性團結一致、自救救人、共克時艱,以人民群眾的安危為己任,堅守在防汛抗洪一線。
暴雨來臨時,邵月娟帶領社區防汛抗洪團隊成員,堅守在巡查應急疏通排水口一線。冒著傾盆大雨,時刻關注水位的變化,逐一排查收水口有無淤積,發現情況立即組織清理,保證小區低洼地段收水口正常使用。
大風暴雨天氣,容易出現高空墜物等情況。邵月娟親自帶隊,加強夜間應急值守和白天的常態化巡查,整合物業人員、志愿者等力量展開小區巡視。在巡查期間,發現榮達小區內有空調外機護欄防護罩掉落的情況后,社區與物業公司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了排險,協助業主臨時固定了空調外機。同時聯系到安裝護欄的施工隊伍,待天氣好轉進行加固施工,督促所有物業小區針對可能發生的高空墜物進行逐一排查,安裝警示標志,通過社區微信群等進行通知告知,盡最大努力防范次生災害發生。
為配合做好蓄滯洪區轉移安置準備工作,需要對村內600余戶的貴重財產進行統計。濱海新區太平鎮紅星村巾幗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們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主動請纓,通過逐戶打電話、當面登記等方式,統計、匯總相關信息。隊員們僅用了5小時就完成了該項工作,為人員轉移安置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字來源:《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高麗)
|